3)第139章_庶女明兰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罢了。是那位顾七姑娘,明兰去请安时大多不出来,便是出来了,也没说几句话。”

  世子夫人不说话了。

  符家关心的是儿子将来的前程,于是就抓了堂侄符勤然来问。

  符勤然沉默半天,只吐出一句话:“二郎与七姑娘兄妹……不甚熟悉。”

  符夫人还不死心,又问:“那姑娘性子如何?”

  符勤然道:“长诗书,会歌赋,能画擅写。”

  人家问的是品性,他回答的是专长。这两句话就够了。符侯爷和符夫人颇失望。

  而葛家似乎更中意靖海侯家的姑娘,目前正若隐若现的磨蹭到一半。

  其实在明兰看来,以顾廷灿的性格,还是稍微找不那么显赫的家世好,这样若有个争执吵闹的,娘家还能上门去说说,或者找相公脾气好一些,能忍让廷灿的高傲性子。

  几次接触下来,太夫人也能感觉到对方的含糊其辞,只好退而求其次。

  其实除了这三家,也有很好的人选,例如某总兵家,某总督家,以及某地方的世家望族,但却需要远嫁,未免不美。

  可惜,那些不熟悉或没交情的人家,因无法确切知道女孩品性,就往往会只看外在的风评,他们知道宁远侯府如今一家两居的情形,也有些犹豫。

  明兰悠哉依然,太夫人却渐渐坐不住了,她几次去请安,明兰都能感觉到她平静外表下隐藏的焦躁情绪,无论她怎么明示暗示,明兰一概装不知。

  有几次,她几乎是放□段恳求明兰了,语气哀戚,一片慈母心肠,着实叫人不忍。

  明兰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心肠原来可以很硬,她一点心软的意思都没有,只和颜悦色的继续顾左右而言他。

 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。

  太夫人选择那样对待顾廷烨,就不要后悔今日;顾廷灿选择冷待漠视明兰,就不要怪自己不能替她说好话,因为她的确不‘了解’这位小姑子。

  归根结底,她们不算冤枉。

  掰着手指,算算时间差不多了,明兰报告顾廷烨太夫人如今的态度已松动了,顾廷烨便示意族中耆老提出分家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:

  同学生了宝宝,提包裹去看了,觉得好可爱好可爱哟,最近忽然对没有牙齿的小动物十分萌呀。

  就是中间那个,无齿呀无齿。

  第152回宅斗的老师

  人情似水,世事如云。

  四老太爷和五老太爷做梦也想不到,昨日尚需仰自己鼻息的族人,今日却敢这般说话。

  请来的族中耆老,齿摇发落,却犹自咬文嚼字,振振有词,从商鞅颁布‘分异令’一直顺溜到历代礼法,什么凡族系繁盛之家,概需立府分支,既有益于各家兴盛,又能互相帮扶……骈四俪六了一大堆,一句话概括:既分了家,就该各住各的。

  您说老侯爷?父母过世后,兄弟感情好,愿意住到一块儿也是有的。不过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